作者:王 博 醫師
王博醫師職業為放射專科與疼痛專科醫師,除了疼痛介入治療外,大部份的時間需要長期坐著繕打肌肉骨骼脊椎的各類醫學儀器檢查報告,也因此時常將手肘緊靠著桌面上使用鍵盤及滑鼠,大約2年前開始,右手無名指與小指開始感到麻痺。剛開始並不在意,直到最近麻感漸增,經王博醫師自己掃超音波後診斷為【肘隧道症候群(Cubital tunnel syndrome)】。
王博醫師自己掃超音波後診斷為【肘隧道症候群(Cubital tunnel syndrome)】。上圖可見在肘隧道處受壓迫以及近端腫大的尺神經。
王博醫師前往【陳昱傑骨科診所】,由陳院長再次確定診斷並且執行【超音波導引神經解套術(US-guided entrapped nerve hydrodissection)】。上圖可見在肘隧道處腫大的尺神經以及陳院長用針與注射液進行神經解套注射。經注射治療後,王博醫師的麻痛感大為減輕。陳院長除了診斷與注射外,也告知王博醫師正確的報告繕打坐姿以及手肘置放方式。
【肘隧道症候群, cubital tunnel syndrome】是上肢常見的神經壓迫症之一,主要由尺神經受到壓迫所引起。尺神經從上臂延伸至前臂時,經過肘部後方的肘隧道,此處尺神經緊貼著皮膚表面,位置淺顯,因此容易受損。
長期的尺神經壓迫則多半是因為長時間的肘部倚靠所致,如經常將肘部放在桌面或椅子扶手上,或長時間用力將手肘靠在桌面上寫字、使用鍵盤或滑鼠;又或者因工作需要,長時間維持肘關節屈曲姿勢,如經常搬運重物、木工或生產線工人等。
【肘隧道症候群】的症狀輕重,則視壓迫時間長短及嚴重程度而定。早期症狀包括小指與無名指的麻痺、刺痛,及肘關節內側的痠痛。麻痺感可能會向上延伸至肩膀或頸部,且當肘部過度彎曲時,患者會感到神經痛。
預防的關鍵在於避免肘部的大量重複運動,並養成正確的使用手肘的習慣。如果因職業需求而需頻繁使用手肘,可以增加休息時間或減少工作時數。此外,避免不良習慣,每天進行肘部伸展運動;常使用電腦或打字者,可以考慮使用軟墊來保護肘部。
如果症狀持續時間過長,並且握力下降,小指及無名指的捏力消失,則表示神經壓迫已持續一段時間,手掌背面的內在肌肉會開始萎縮,甚至可能導致手背肌肉出現凹陷,形成「爪狀手」。此時,日常活動如開罐子或轉動鑰匙可能變得困難。
理學檢查部分,可進行【手肘關節屈曲試驗(Elbow Flexion Test)】時,將手掌面向自己,並將手肘盡量屈曲,若在30至60秒內出現麻刺感,或輕敲肘部內側時引發刺痛或感覺異常,這種麻刺感被稱為【提內耳氏徵象(Tinel Sign)】。
【肘隧道症候群】的診斷通常需要進行一般神經學檢查,並透過神經傳導檢查來確定(NCV/EMG test)以及【超音波】下看到尺神經壓迫以及腫脹處(Entrapment and swelling)。如果能夠避免壓迫尺神經的重複動作或不當姿勢,病情通常會改善甚至痊癒。若麻痺和疼痛症狀持續且越來越嚴重,或已出現肌肉萎縮、力量減弱的情形,則可能需要考慮進行【超音波導引神經解套術(US-guided entrapped nerve hydrodissection)】甚至手術治療。
患者欲進行【超音波導引神經解套術(US-guided entrapped nerve hydrodissection)】,建議須經過醫師詳細評估、確認真正疼痛來源,經由與醫師、家屬充分討論,了解治療過程及相關注意事項後,再接受治療較有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