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29日 星期五

【高爾夫球肘/肱骨內上踝炎】【傳統型 合併 精簡型 微細血管栓塞止痛術】成功案例分享

作者:王 博 醫師

44歲的C先生從三年前開始,常感到右肘關節內側疼痛,經醫師檢查確診為【肱骨內上髁炎】,也就是俗稱的【高爾夫球肘】。

C先生用過止痛藥、貼布,打過局部注射,包含類固醇、高濃度葡萄糖液以及PRP等,也做過復健等治療,但是這三年多來疼痛依然持續, 且疼痛指數高達8分/滿分10分,經台南市【裕東診所】【復健科林韋平】醫師轉診到成大【介入性醫療中心】【王博醫師】做進一步評估與介入性治療。王博醫師經影像包含磁振造影等評估,診斷病人手肘內側肌腱損傷情形。與C先生討論後,決定進行【傳統型微細血管栓塞術】治療。

王博醫師在【磁振血管攝影】以及【傳統血管攝影】下看到了內側手肘疼痛處對應增生的毛毛樣血管,並進行增生血管的栓塞清除治療。

在傳統栓塞治療完兩周後,C先生內側手肘疼痛指數從8分下降到4分,且腫脹感顯著改善。王博醫師本來想接著幫C先生進行高濃度葡萄糖增生注射治療,但是和C先生討論後,C先生決定再接受【超音波導引】【精簡型微細血管栓塞術】治療。

在精簡栓塞治療完兩周後,C先生內側手肘疼痛指數從4分再下降到1.5分。經過兩次的栓塞治療,其疼痛分數從8分大幅降至1.5分, 活動度與生活品質也顯著改善。

【高爾夫球肘】學名叫做【肱骨內上髁炎(Medial Epicondylitis)】。遠端肱骨的內側骨頭凸點叫做肱骨內上髁(Medial Epicondyle),內上髁是屈曲手腕(向手掌方向彎曲)的肌肉群肌腱附著點。這是高爾夫球常見的運動傷害而得名。但凡是必須長時間反覆性使用前臂及手腕動作者,都是好發族群。包括棒球、保齡球運動者、廚師、電腦及文書工作者、家庭主婦、美髮師以及長時間特定反覆手腕工作的作業員等。

當過度使用手腕或因扭傷拉扯造成局部損傷時,便會導致手肘內側局部酸痛,肌群酸痛則會進一步導致手腕無力、功能不彰。

王博醫師提醒,【微細血管栓塞術】治療應用於【肱骨內上髁炎】也有其侷限性,主要適應症疼痛指數超過5分以上,且接受各種治療超過三個月以上無明顯改善者。

以下狀況下則不適合進行此治療:

1. 嚴重的肌腱、韌帶破損、斷裂
2. 疼痛合併其他神經壓迫症狀,例如麻痺
3. 腎臟功能不佳(eGFR < 30 mL/min/1.73m2)
4. 血小板低下、凝血功能異常 
5. 患者無法配合平躺兩小時
6. 懷孕

治療副作用包含穿刺部位可能產生局部血腫、瘀青及酸痛;栓塞部位可能產生短暫局部皮膚變色,在一個月內均會改善消失。

王博醫師門診 網路掛號

2024年11月17日 星期日

【亞洲太平洋手腕協會第九屆年會,The 9th Asia Pacific Wrist Association (APWA) Annual Congress】【學術交流】【微細動脈栓塞術應用於手腕及手指頑固性疼痛治療】2024-11-16


作者:王 博 醫師

感謝【臺北榮總骨科部手外科 王榮磻主任】的邀請,讓王博醫師有機會於2024年【亞洲太平洋手腕協會第九屆年會,The 9th Asia Pacific Wrist Association (APWA) Annual Congress】的研討會議演講,題目是【微細動脈栓塞術應用於手腕及手指頑固性疼痛治療】。

演講內容主要是【微細動脈栓塞術】應用於手腕及手指【退化性關節炎】、【媽媽手 = 狹窄性肌腱滑膜炎, De Quervain's disease】以及【三角纖維韌帶軟骨複合體, Triangular fibrocartilage complex, TFCC injury】。王博醫師回顧了相關文獻,也分享了自己的初步研究成果。

【亞洲太平洋手腕協會(Asia Pacific Wrist Association, APWA)】是一個專注於手腕健康與手術技術的專業組織。該協會的主要目的是促進亞洲太平洋地區的手腕相關醫療知識和技術的發展,並提供一個平台讓專業人士分享經驗和研究成果。

APWA每年舉辦年會,吸引來自不同國家的專家學者參加。今年11月15日至16日是在台灣台北的榮民總醫院舉辦第九屆年會。此次會議涵蓋多個主題,包括手腕手術、康復及治療等,並邀請了多位在相關領域具有影響力、包含許多國外講者分享他們的專業知識。王博醫師從中收穫良多。

王博醫師在聽講時與【台大醫院北護分院】【張凱閔教授】做許多詢問,也不斷地向他學習各種部位的超音波結構與注射技巧。而在從台北回台南的路途上,王博醫師也與【聯新醫院】與【生生優動診所】的【楊琢琪醫師】,以及【生生優動診所】的【陳俐君醫師】討論了許多【精簡型微細脈栓塞術, simplified TAME】的相關內容以及足部骨折的討論,激盪出許多火花。



2024年11月3日 星期日

【台灣介入放射線學會年會, TSIR】【原創者奧野醫師親臨指導】【學術交流】【疼痛治療社群媒體的經營策略】2024-11-2~3

作者:王 博 醫師

感謝【台灣介入放射線學會, TSIR】三軍總醫師【許一智】醫師的邀請,於2024年年會肌肉骨骼【疼痛介入治療】的研討會議演講,題目是【疼痛治療社群媒體的經營策略】。

由於王博醫師在社群媒體的經營方面也還在努力學習,因此閱讀了放射期刊的相關文獻內容,結合自【新思惟國際】《網路時代之個人品牌工作坊》以及【瘋拐點】《新自媒體時代的斯文策略》學習到的部分,做一個分享。

王博醫師個人覺得【妥善地經營社群媒體】可以有許多的好處,但經營者本身也要【盤點自己的獨特性與價值】所在,才能進一步【打造有特色的個人品牌】,而【賽道的選擇】也最好是自己喜歡或是願意不斷學習的部分,重點還是找到【自己的定位】以及【深耕自己的專業】。而社群媒體就像【投石機】一樣(By.Dr.楊斯棓),能將自己的專業知識投擲給大眾知道。

另外,很高興【TSIR年會】這次也邀請到【微細動脈栓塞術】原創者【奧野醫師、Dr.Yuji.Okuno】再次來台分享骨盆腔以及痔瘡的相關栓塞治療,除了帶奧野醫師去逛夜市以及腳底按摩外,王博醫師與其他專家也把握機會,向奧野醫師請教並且學習了【膏肓痛, Trapezius myalgia】的超音波導引【精簡型微細動脈栓塞術】。

奧野醫師本身就是一位成功的、多種【社群媒體】經營者,在多個平台都有著自己的專業展現與介紹,不過時間是一場零和遊戲,花費在【社群媒體】上的時間越多,經營自己專業、陪伴家人朋友、甚至照顧自己健康的時間就越少。如何分配時間、取得平衡十分重要。

除了學術研討外,TSIR的大會晚宴, Gala dinner非常熱鬧,理事長【BiBi張碧倚醫師】與秘書長【林俊宇醫師】也與眾多外賓一起上台跳舞,奧野醫師看起來也相當開心,看見學會朝氣蓬勃,可喜可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