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 博 醫師
2025年歐洲放射學會年會(ECR 2025)於今年2月26-3月2日在奧地利維也納(Vienna, Austria)舉行。每年的SIR年度科學會議都會吸引來自世界各地的放射學領域的專家、學者前來參會。王博醫師除了報告【微細血管栓塞止痛術】的相關研究外,也在會中像歐美放射科專家學習了各種【脊椎關節肌腱韌帶相關】的【醫學影像判讀】以及新的【影像導引疼痛微創介入治療】。
聆聽義大利國際知名的肌肉骨骼超音波【Dr.Martinoli】教授演講與合照
聆聽手指退化性關節炎的超音波注射研究與治療
除了微創介入治療等【介入技術】外,另一項放射科醫師的重要工作就是包含超音波、X光、電腦斷層以及磁振造影的【影像判讀】,因此像美國甚至將介入放射科醫師(Intervention radiologist)跟診斷放射科醫師(Diagnostic radiologist)兩者劃分得相當清楚。
以下是ChatGPT的兩者介紹:
【介入放射科醫師(Interventional Radiologist)】和【診斷放射科醫師(Diagnostic Radiologist)】之間的差別主要體現在他們的工作內容和專業領域。
【介入放射科醫師】:
介入放射科醫師專注於使用影像技術(如X光、CT、MRI等)來進行微創手術和治療程序。他們經常執行各種介入性操作,例如血管造影、導管放置、組織切片以及腫瘤栓塞、消融等。他們的工作不僅限於診斷,還包括直接的治療干預。
【診斷放射科醫師】:
診斷放射科醫師則主要負責解讀影像學檢查的結果,如X光、CT掃描、MRI、超聲波等。他們的主要工作是診斷疾病和病變,提供醫療建議給其他醫療專業人員。診斷放射科醫師以其專業知識幫助確定病因。
總結來說,介入放射科醫師專注於通過影像技術進行治療性操作,而診斷放射科醫師則專注於影像的解讀和診斷。兩者在放射醫學領域各有其獨特的重要性。
然而,並非所有國家都像美國如此劃分清楚,像是歐洲國家以及台灣就並未做出明顯的劃分。因此像王博醫師的工作就包含【脊椎關節肌腱相關】的【醫學影像判讀】、以及相關疼痛的【影像導引微創介入治療】。
藉由這次出國學習的機會,王博醫師也將自己有興趣的相關課程內容做了整理,期許自己能更加精進相關的影像判讀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