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FU

2022年1月22日 星期六

【台灣骨科關節鏡冬季研討會2021】【 學術交流】 【沾黏性關節囊炎/五十肩】 【微細動脈栓塞止痛術】 成功案例分享

作者:王博 醫師

今天很榮幸應成大醫院骨科許凱嵐學長與蘇維仁主任的邀請,讓小輩得以參加由中華民國關節鏡及膝關節醫學會及台灣肩肘關節醫學會合辦的冬季研討會。

由於本次會議主題以"骨科醫師與物理治療師的對話"為主軸,邀請了中華民國物理治療師公會全國聯合會,也因此聽到了骨科以及物理治療師的眾多高手治療經驗的分享。

自己也趁此機會分享了【微細動脈栓塞止痛術】應用在【沾黏性關節囊炎/五十肩】的基本介紹、重要文獻回顧以及成大治療的相關經驗。



在事先獲得病人的許可下,今天在會議中分享了其中一個發炎血管栓塞止痛應用在【沾黏性關節囊炎/五十肩】的成功案例如下。

56歲的L女士,右肩疼痛超過一年,肩膀往前或往後抬到一個角度就會痛,求醫後被診斷為肩膀的【沾黏性關節囊炎】,也就是俗稱的【五十肩】,又稱【冰凍肩】,或【肩周炎】。在接受了局部注射治療、復健後,疼痛與活動度依然持續沒有明顯改善,L女士於是到成大醫院介入性醫療中心門診與王博醫師做進一步討論。

王博醫師在討論後,最後選擇替L女士進行【微細動脈栓塞止痛術】,透過X光透視導引,在局部麻醉下經由手腕部橈動脈穿刺後,再將微導管導入肩膀疼痛部位,在動脈血管攝影下,注射顯影劑找出肩關節囊新增生的毛毛樣血管。

在動脈血管攝影下,找出肩關節囊新增生的毛毛樣血管的對應血管後,再將栓塞藥物經由微導管注入,去除這些異常的毛毛樣血管。治療完後,L女士肩膀的疼痛以及活動程度均大幅改善,生活品質也跟著上升。

治療前後、右肩上舉程度顯著改善 (經病人同意拍攝上傳)

肩膀的【沾黏性關節囊炎】,俗稱的【五十肩】,又稱【冰凍肩】,或【肩周炎】。肩膀因為肩膀受傷後或是不明原因,關節囊發炎導致疼痛、沾黏,肩關節活動範圍會越來越小。

而近期研究包含小鼠動物實驗研究發現,慢性關節炎的疼痛與異常新生微血管及發炎細胞密切相關,這些異常微血管會帶來發炎細胞與細小與疼痛相關的神經生成,產生關節腫脹及慢性疼痛。

【微細動脈栓塞止痛術】經由動脈注射治療,栓塞阻斷關節炎產生的異常新生微血管以及相關疼痛神經支配、進而改善因慢性關節發炎導致的疼痛。

不過,王博醫師提醒,經動脈發炎血管栓塞治療應用於【沾黏性關節囊炎/五十肩】也有其侷限性,主要適應症疼痛指數超過5分以上,且接受各種治療超過三個月以上無明顯改善者。

此外,還需與其他肩關節常見疾病如做鑑別診斷。除了臨床症狀外,可透過X光、超音波甚至是核磁造影(MRI)來幫助疾病診斷。

此外,以下狀況下則不適合進行此治療:

1. 嚴重的肌腱、韌帶破損、斷裂
2. 疼痛合併其他神經壓迫症狀
3. 腎臟功能不佳(eGFR < 30 mL/min/1.73m2)
4. 血小板低下、凝血功能異常 
5. 患者無法配合平躺兩小時
6. 懷孕

治療副作用包含穿刺部位可能產生局部血腫、瘀青;栓塞部位可能產生短暫局部變色,在數分鐘到一個月內均會改善消失。

建議患者須經過醫師詳細評估、確認真正疼痛來源以及疾病診斷,經由與醫師家屬充分討論,了解治療過程及相關注意事項後,再接受治療較有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