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 博 醫師
很榮幸受 台灣疼痛醫學會 副秘書長 劉炳塘醫師 與理事長 陳貞吟教授 的邀請,在高雄舉辦的 【下背痛多專業介入論壇】 中擔任講者。也感謝 陳威宏部長 與 林純如主任 的精彩主持,讓這場跨專業交流更加立體。
1.電腦斷層導引小面關節內注射以及內側神經阻斷的影像、2.關節內空間與 Retrodural space of Okada 的解剖關係。3.多裂肌脂肪浸潤(非纖維化)。
這是一場跨專科、跨技術的「大熔爐」——每位講者的分享都讓我看到不同醫療角度對下背痛的深入理解:
【莊淨為醫師】:以脊椎神經解剖與壓迫機制串起症狀來源,非常紮實。
【李維軒醫師】:談超音波導引,精準講解「小面關節囊內注射」與「內側神經阻斷」的定位差異。並且從實證角度討論了多個包含椎間盤注射的主題。
【蔡東翰醫師】:以豐富手術經驗描述神經被前後夾擊的狀況,形容生動到彷彿看見手術視野。
【Dr. Carol McMakin】與【邱谹益治療師】:帶來 FSM(Frequency Specific Microcurrent)的理論與現場示範。
【陳蕙君治療師】:以 VM、CST、SER 的整體觀點補足了疼痛的身心、器官的連結。
【洪挺軒教練】關於下背痛運動訓練的講解與示範,每個主題都讓王博醫師對於自己的知識盲區有了突破與基本認識。
下背痛的疼痛治療需要更多連結,有時候常常不只是單一技術或是單從結構判讀能夠解決。也期待未來能持續與不同領域的專業夥伴交流,讓更多患者受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