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片經病人同意拍攝使用)
76歲的K女士,右足跟疼痛超過2年,求醫後被診斷為「足底筋膜炎」。
長期使用止痛藥與貼布,在接受了復健治療、打過數次的局部注射、神經阻斷與增生療法,疼痛依然持續,且疼痛指數達到最高等級的10分,痛到無法走路,只能坐輪椅,而且不吃藥就會痛到無法入睡。
在各式治療都無明顯療效後,到成大醫院骨科就醫,再轉診到介入性醫療中心門診做進一步討論。
王博醫師在討論後,最後選擇替K女士進行「經動脈發炎血管栓塞治療」,透過X光透視導引,在局部麻醉下經由鼠蹊部動脈穿刺後,將微導管導入疼痛部位,在動脈血管攝影下,注射顯影劑找出新增生的毛毛樣血管;再把栓塞藥物經由微導管注入,去除這些異常的毛毛樣血管,
正常足底
血管攝影比較
進行栓塞完後,K女士當晚疼痛感即大幅減輕,治療二周後,疼痛指數最後也從10分降到剩5分,現在已可走小段路程。
(照片經病人同意拍攝使用)
不過,王博醫師提醒,經動脈發炎血管栓塞治療應用於「足底筋膜炎」也有其侷限性,
主要適應症疼痛指數超過5分以上,且接受各種治療超過三個月以上無明顯改善者。
以下狀況下則不適合進行此治療:
1. 嚴重的肌腱破損、斷裂
2. 疼痛合併其他神經壓迫症狀,例如麻痺
3. 腎臟功能不佳(eGFR < 30 mL/min/1.73m2)
4. 血小板低下、凝血功能異常
5. 患者無法配合平躺兩小時
6. 懷孕
治療副作用包含穿刺部位可能產生局部血腫、瘀青;栓塞部位可能產生短暫局部變色,在數天到一個月內均會改善消失。
建議患者須經過醫師詳細評估、確認真正疼痛來源,經由與醫師家屬充分討論,了解治療過程及相關注意事項後,再接受治療較有保障。